有比合中更大的?

 
  1. 引言:

  最近社會的話題之一是地溝油,當然也有佔中的話題。事實上最近基督教機構舉辦好幾個講座,都不約而同地提到教會在政見不同之下如何處相異,同時又可以保持相愛?又或是一些關於衝突的處理。其實相異就本來是一個現實,而衝突處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只是突然間感到很迫切。星期日打開電視看到鏗鏘集,不約而同地討論這個話題,訪問了持不同政見的人如何仍能保持彼此的關係,原來這段時間社會有很大的張力,或我們稱之為撕裂。這種分裂氣氛也影響到教會。當小組討論到這話題時,我以為教會可以在不同意見下仍可以保持尊重,但發現原來在分享中真有教會是因意見不同而有一班人走了的。而在鏗鏘集的內容中也有提到教會聚會小組中討論到政見不同時也有有針鋒相對的場面。這令我們突然醒覺,原來基督徒也是不外如是的一群,我們以為會和諧一點的群體,原來也抵受不了這個洪流。讓我們更要好好思想教會觀這一課題。

 

  1. 內容

    得救除了完全是神白白的救恩,但不完全是個人的事,也是因著救恩使我們成為群體中的一份子。在以弗所書二11開始提到原來對於本為外邦人的我們來說,得救本來是沒有希望的事,因為外邦人在神的諸約,包括與亞伯拉罕,以撒及雅各的約中只是局外人,神揀選了以色列人,並且透過割禮為立約的記號。這對於以色列人來說,他們一直自持他們特權份子的位置,是神的選民,並且有神的律法,透過這些讓他們更封閉。故此人要成為一份子除非化猶太藉,要放棄自己的身份。但這不是神的原本心意,其實神與亞伯拉罕所立之約已說明得很清楚,萬族要因他的後裔得福。所以神的心意要透過揀選以色列人,使他們成為中保,讓外邦人也可以同樣得恩,但他們卻失敗了,並且當保羅向外邦人傳福音時,他們成為最大的阻力,甚至連猶太基督徒也要外邦信徒守律法,行割禮。這不是神的心意,但13節是一個轉捩點,就是如今可以在基督裏,靠著祂的血,已經得親近了。這裏得親近,不單是與神關係的和好,也包括了與人之間的隔離除去。第14節開始講得更清楚。這裏提到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並不是我們和神之間的分隔,而大概是指耶路撒冷聖殿中分隔外邦在外院及以外地方的那道牆,而猶太人因為他們的自持,漸漸和外邦人有河水不犯井水的關係。但耶穌基督已經癈掉了這冤仇,就是使兩下合而為一,即沒有外邦人和以色列人之分,造成了一個新人,這新人所指的不是純為一個個人,而是一個新的群體。再沒有特權份子,大家都是靠著十字架的恩典而得救,而不是按律法,或者割禮的記號,沒有可自誇的了。整個信主的人,不分外邦及猶太人,都歸為一個身體,就是與神和好的群體中了。不是用自己的方法使人與神和好,而是藉著十架的恩典而成立的新群體,這群體不單不種族,也不分距離,只要同被聖靈所感動,願意接受耶穌基督十架之恩的,不單人與人,也是人與神之間關係得以和好及重建。故此保羅對以弗所信徒說明他們已經不是作外人和客旅,不是無主孤魂,有新的身份了,不是成為以色列人,而是要與其他聖徒同國,作神的子民,也是神家裏的人。家族對當時來說是太重要了,沒有家是十分令人羞愧的事,當然成為家人是因著血統或者收養,但這裏卻是基於神的恩典和收納。已經不分國藉,地位等外在身份,卻可以在主基督裏成為一家人。並且建造在使徒和先知根基上,並且有基督作為房角石。重點是基督是標準,而使徒和先知是指到他們的教訓。更重要是我們靠著這堅固的基礎而在上建造的,因此保羅在林前三11,根基是主耶穌,此外不能立別的根基。但更點是要說信徒是被建造上去,漸漸成為主的聖殿。這聖殿不是有型可見的耶路撒冷聖殿,而是屬靈上,由不同信徒組織聯結而成的聖殿,而且是聖靈居住的所在。

  信徒廣義上是一個聯結的群體,都有聖靈內住,因此不分宗派的信徒都是一個群體,雖然不同宗派有不同傳統或重視,但信徒仍是一體,不應該有宗派主義。另外狹義上是地方教會。因此信徒成為合一的群體是一個藉著基督耶穌已成就的客觀事實,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或者可以無視的事,或者只當作一個理念,保羅更進一步要強調要讓這合一成為事實是要信徒一同活出來,在四3就教導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我們知道信徒是一個合一的整體,但同時間我們也是地方教會的一份子,所以保守合一的心是包括這兩方面。這也是我們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活,這恩典是使我們合而為一的恩典,是使人與之間的牆拆掉的恩,使信徒中間沒有特權份子,人人平等的恩典。就正如馬丁路德在改教時重新提出信徒皆祭司,這不是他的發明,而只是重申提出聖經一早已有的教訓。但這合一珍貴的東西,卻會因為人性的軟弱及自私而失去,所以保羅要重申要竭力維護及保守,要用盡所有聖靈的果子持守的東西。因為「一」是神給我們的基礎,有七個一,同為一個身體,同領一位聖靈,同一個盼望,同一位主,同一種信心或者信心的對象,同一個浸禮,同信一位神。這是我們共同的認信。而保羅也強調這位神是雖然是超越的,但也是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人之內,因此不能將神私有化。因此梁家麟博士在哥林多註譯書上曾這樣:「合一本來就是教會其中一個界定性的特徵,不是可有可無的,基督徒必須竭力維持這個合一性。我們有太多寧為玉琗,不作瓦的決心,太少相互包容,求同存異的胸襟和耐性。我們動不動就與人割蓆,彷彿合一是無關痛癢,隨時可以捨去而不足惜的東西或價值。這明顯不是保羅的教會觀。

   首先是在品格上需要結出謙卑、溫柔、忍耐、愛心等果子。

  第二方面是在事奉上,透過彰顯不同的恩賜,但達到同樣建立基督身體的目標。這裏到多元的職事,並且每個人的恩賜和職事不同,但正如林前十二章的情況,用身體作比喻是要表現多,但同時是一個身體的表達。因著基督勝過死亡,並且復活升天,已經得勝,所以我們每一位信徒都能著除了救恩外,也可以得著另一份大禮,就是恩賜。除非我們不是已經列在這凱旋隊伍之中,否則我們都同樣領受恩賜,而恩賜也是人人有份的,不用比較,不會因擁有某種恩賜就會有比其他恩賜更高的地位,而職事的分別也要互相建立,沒有那個職事比其他職份重要,否則是我們自己創造這特權階級,築起這攔阻合一的牆,這是與聖經真理相違背的。而恩賜的運用是要建立這身體,成為成熟的群體,而不會被異端的教訓影響到。

    最後,愛心是聯絡教會的最重要一環。不是單講真理,因為可以如以弗所教會失去起初愛一樣,只強調守護純正信仰,要卻因此失去了愛。就正如教因著愛我們願意不分彼此,無私地去服侍別人,也願意建立別人。而這愛是因著連於元首基督而有的。這也是林前十三章的信息。

 

  1. 反省及應用

    許志超教授曾用心理的因素分柝了教會的問題,其實即是人的問題,或者盲點。他指出其中一種是鏡象知覺,相信自己是遵行天父旨意,又認為對方是偏行己路。也常感到自己被誤解。另一個是歸因謬誤,就是解釋別人行為多從和內心出發,但對自己則不是,例如對方遲到就會覺得對方信用有問題,但自己遲到就會認為其他原因,如車脫班。因此會有錯誤解讀,會容易將對方妖魔化這些偏執的觀點都會令自己強化不良的印象,差生負面情緒,令雙方更難溝通,於是更多誤會,更不會想到對方也有良善一面,致終更難減少分歧。故此物以類聚是人性的表現,因此我問許博士,若果有弟兄姊妹在一些問題上和教會有分歧時,他想因此轉教會,去一間和他理念相近的教會,他會認同這做法嗎?許博士表示明白這是人性的表現,因人都會傾向物以類聚,但同時這樣做只會更強化這鏡象知覺,使他更執著於這觀點,盲點更深,並且更難開放客觀。我想更重要是這不是聖經的教會觀,只是人為的所謂合一表現,但真的是合一嗎?合一只有在不同中彰顯出來。要維持合一,不是表面上的問題,而是內在生命的問題,尤其是自尊心,由身份及地位/聲譽構成,若果我們不理解我們身份上已經改變,大家都是神的兒女,是基於神無條件接納的愛,卻將我們的自我價值建基於別人的評價,或者社會上對人的價值的標準,就會著眼維護一己的面子,或者想提升自己的價值,就會在人與人相處中,當感到自尊心受損時,或感到受威脅時,就會作出反擊,並且為了提升這價值,就更會堅持己見,並且更肯定對方是錯的。這種沒完沒了的遊戲,至終只會推向分裂,分黨等危機。其實出現分歧的時候,當正面去看,其實也是讓我們謙卑下來,承認我們的執著,不肯放下自己的本相,並且尋求神的幫助,這是靈命成長的契機。而不是逃避,去其他教會無問題,但卻錯過了一次大家可以共成長的機會。

  教宗方濟各說:如果教會拘泥於瑣碎的小節,將會令教會的道德高塔,如紙牌一般迅速倒塌。他認為,人們應放下彼此的歧見,共同解決更重要、更迫切的議題,例如貧窮。因此只有關注更高的目標,有更同一的志向,才能放下分歧,尤其當我們發現其實這些分歧只是觀點、價值和做事方法的不同,是需要彼此尊重,但在更重要的目標下都變得不重要,這就是保羅強調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的原因,這是教會更重要的共同追求。